
以“李子柒”為例如何做好內容營銷策略
內容獨家來源:農業行業觀察(ID:nyguancha)
近日,“中國養豬第一股”雛鷹農牧再次暴雷:可能被終止上市。
另悉,7月19日,雛鷹農牧股價再度下跌。截至收盤,雛鷹農牧下跌4.30%,報收0.89元/股,市值僅剩28億元,負債182億。
曾幾何何,河南排名第四的富豪侯建芳,遭遇人生的至暗時刻。
有果,必有因!雛鷹農牧的困境可能是冥冥之中的事情...
或許,有些事情發生在雛鷹農牧身上,不足為奇。對于這些布局或者策略,有人說說是“高手”、還有人說是“怪招”...實則就是因為這些布局導致雛鷹農牧陷入資金和債務難題。
不客氣一點講!這些所謂“高瞻遠矚”的布局,只是養殖行業的布局“奇談”而已。
當然,請各位記住!江湖中有一句話:出來混,遲早是要還的...
接下來,跟我一起來探究下雛鷹從1988年發家到2019年的30多年的布局與奇談,或許這些布局成為雛鷹農牧當今血淚布局。
1、中國養豬第一股:打臉啊
雛鷹集團,即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,由董事長侯建芳先生始創于1988年,2010年9月15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,被業界譽為“中國養豬第一股”。
其實“成也蕭何敗蕭何”,中國養豬第一股幫助雛鷹農牧贏得了發展的動力和聲譽,實則也是雛鷹農牧掉入“債務深淵”的主要原因。
“用人家錢要還,欠人家的錢更要還。”
2、重金造豬舍:一開始就是個錯
2010年間,雛鷹農牧董事長侯建芳表示,未來雛鷹農牧還是會把主要精力放在擴大生豬業務規模上,并提出雛鷹模式——“利益共享、風險共擔”。
在雛鷹模式的核心思想下,雛鷹農牧養殖規模迅速擴大:2010年銷售生豬66萬頭,2011年銷售102萬頭,2012年銷售149萬頭。
擴大這些規模的場景就是建造“豬舍”。
因此,當溫氏集團在重金砸向育種時,而雛鷹農牧卻在全國各地風口的建設“豪華豬圈”。
我們發現,為建豬舍,雛鷹農牧投建了大量固定資產。截至2014年末,雛鷹農牧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合計41.8億,而彼時總資產不過72.4億,前者占后者的比例超過57.7%,也就是說,總資產中,大部分都是為豬建的“豪宅”。
比較詫異!5億元的豬住著42億的房子,一家以豬肉為主營業務的公司,不去好好養豬,卻建了如此多的豬圈,實在令人匪夷所思。
同時,雛鷹農牧吸納合作社錢、銀行的錢建造豬舍。這個舉動也為合作社和銀行爆發索要雛鷹農牧賠付和利息的事件,導致雛鷹農牧的資金困境,最后只能17億賣掉豬舍,而又無人接盤。
3、布局高端豬場:被時代坑了
雛鷹農牧再次擴張布局,想做高端市場。這是跑在的時代的前列。實則,消費升級時代,5年后才來到了中國,雛鷹農牧卻被時代狠狠地摔在地上。
2012年4月19日,雛鷹農牧將投資3億元在西藏米林縣實施藏香豬養殖項目。
據消息稱:雛鷹農牧與西藏米林縣人民政府簽署了《10萬頭藏香豬養殖項目合作意向書》,投資建設藏香豬養殖項目。同時,公司還將建設與之配套的生豬屠宰場和飼料廠。預計總投資約3億元,占地面積約10萬畝。
我們看到,2011-2012年養豬市場處在高位階段。又受2011年春節前后疫情泛濫和原材料上漲雙重因素的影響、豬價連續下跌、豬周期影響整個養豬行業。
而,雛鷹農牧希望借此舉開辟高端豬肉的市場,這樣為雛鷹產業布局買下伏筆。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需要重金布局。包括后期:雛牧香。
4、開店賣豬肉:被模式玩死
線下開店本來就是養殖業走向前端的最佳場景,但雛鷹農牧在這一點迷路了,甚至是被自己玩死了。
“雛牧香”是雛鷹農牧首個終端品牌,2012年9月推出后快速擴張。其采用加盟代理制,店面最高時候,雛牧香專賣店在河南有109家、北京8家、江浙滬7家。
據悉,雛牧香加盟費用高達30萬元,合同期兩年,結束后加盟費如數返還,運營期間的房租、裝修、維修等費用全由雛鷹農牧集團承擔,但每個加盟店或直營店一直處于虧損狀態。同時,雛牧香內部管理混亂,產品也層次不齊。因此,有的商家做了一段時間半路退出,雛鷹農牧集團投入的資金也都打了水漂。
對此,有人給出結論,雛牧香的專賣模式是個詬病,被業內認為是在走一條十年前就已證明失敗的老路。
僅僅依靠收取加盟費而獲益的路子,肯定不適合做實業的養殖業。
5、搞電商平臺:被自己害死
養殖行業搞電商基本上都失敗了。而雛鷹農牧做的平臺式電商,此平臺類似“天貓”式綜合效勞渠,其想整合整個行業。這樣導致戰略失誤,至少新希望、大北農、溫氏這樣的養豬大戶不會與雛鷹電商平臺合作。畢竟,這似乎關系到數據和客戶等比較敏感的信息。
想想也是啊,誰會在一個競爭對手的平臺上上傳自己的產品和信息呢。
2015年8月份,雛鷹農牧上線新融農牧面,是一家向生豬養殖產業鏈的“互聯網+養豬”平臺型企業。以養豬公司為基地,經過結合上游出產資料供貨商、下游貿易商、屠宰場以及金融機構等資本,樹立新融電商、養豬出產云和數據效勞渠道,為豬場供應金融產品效勞,出產資料買賣、產品豬買賣、豬場出產辦理體系、出產技術指導和辦理咨詢等全方位效勞,然后處理豬場融資難等疑問,協助豬場進步出產辦理水平、下降養豬本錢。
然而,養豬行業本身互聯網意識問題、物流問題等等也都導致新融農牧的發展緩慢,甚至該平臺還處于燒錢階段。
6、投資沙縣小吃:欲望太多
這個布局貌似“情理之中”,其實又是情理之外,為何溫氏、新希望這些養殖大佬沒有布局餐飲呢?
難道他們沒有看到食品供應鏈的機會嗎?雛鷹農牧侯建芳的眼光會能高于劉永好?!
2016年12月,雛鷹農牧投資1.35億與沙縣小吃合作,力圖通過整合全國6萬家沙縣小吃經營店,提升沙縣小吃經營店存活能力及盈利能力。
據雛鷹農牧2017年年報,報告期內沙縣小吃在全國完成升級改造店面80000余家,每家單體店的年豬肉消費規模超過4噸,全年下來豬肉消費總共規模超24萬噸;同時,雛鷹農牧開始對部分沙縣小吃店供應豬肉產品,并開發上市十余種定制豬肉產品,率先在鄭州沙縣小吃店形成穩定供應。
據媒體披露,沙縣小吃一直處于雜散的狀態,品牌認知、店面裝修、菜品管理還處于“野生”狀態。另外,沙縣小吃的模式和加盟差不多,在店面升級、原料采購上,集團只是“引導”,小吃店主雖然使用沙縣小吃的品牌,但想在哪兒進貨還是比較自由的。
雛鷹農牧這次的危機,想在沙縣小吃里贏得主動,真的要打一個問號,6萬家店和24萬噸豬肉生意有可能又要打水漂。
7、搞養殖的玩電競:瞎折騰
太燒腦了。養殖企業布局電競。
2014年,侯建芳曾大氣拿出1136萬元支持兒子侯閣亭創辦微客得科技,成為侯閣亭入主知名電競俱樂部OMG的第一桶金。
2016年,雛鷹農牧又豪擲5億元,與WE俱樂部高管控制的上海競遠投資共同成立電競產業投資基金,其中雛鷹農牧認購額是對方的100倍之多,堪稱“有錢爸爸”。這成了一出“養豬戶與電競共舞”的奇觀。
然而,據雛鷹農牧信息披露,電競業務已陷入入不敷出、資不抵債的境況。其中噢麥嘎2016年營收1119.95萬元,凈利潤為負2471.17萬元;2017年上半年營收318.97萬元,凈利潤為負1496.47萬元,截至2017年6月30日,凈資產為負3542.54萬元。
如今,雛鷹農牧的資金困難,這些電競業務又該何去何從..
8、還債:以火腿還利息
多元的布局,雛鷹農牧已經來到“缺錢”的地步,雛鷹農牧已經挖空心思的想到:“以肉償債”。
2018年11月18日,雛鷹農牧的一紙公告,證實網上盛傳的“以肉償債”并非戲言。11月8日晚,雛鷹農牧發布公告,宣布將以火腿、生態肉禮盒等償還公司債務的利息。
公告顯示,受“非洲豬瘟”疫區封鎖、禁運等因素影響,雛鷹農牧生豬等相關產品短時間內難以變現,為了盤活庫存、緩解公司目前現金流緊張的局面,公司計劃對公司現有債務調整支付方式,本金主要以貨幣資金方式延期支付,利息部分主要以公司火腿、生態肉禮盒等產品支付,債務范圍包括公司現有所有債務。
截至11月8日,雛鷹農牧已經與小部分債權人達成初步意向,涉及本息總金額2.71億元,目前尚未進行產品交割。
這次“以火腿還利息”已經讓命運多喘的雛鷹農牧遭受來自股民、股東、媒體、行業的笑柄,也為雛鷹農牧“缺錢”埋下火種。
9、燒腦:沒錢買飼料豬被餓死了
哈哈哈!這不是一個笑話。這是真的事件。
“養豬第一股”雛鷹農牧,2019年1月30日晚間披露業績預告修正公告,修正后預計虧損29億元-33億元。2018年6月開始,公司出現資金流動性緊張局面,由于資金緊張,飼料供應不及時,公司生豬養殖死亡率高于預期。
這句話的意思:因為資金鏈斷鏈,雛鷹農牧的豬沒有飼料吃,被餓死了。
還有人對此做了一個數據分析,33億大概有多少豬被餓死。假設每頭豬100公斤,以預虧的中位數31億元計算,大概要餓死280萬頭豬。即便以11.25元/公斤的價格和每頭豬100公斤來計算,31億元相當于270萬頭豬。
雛鷹農牧創始人:侯建芳
侯建芳,河南新鄭人。
其生于1966年10月,于1988年在家鄉創建雛鷹養雞場,2003公司更名為“河南雛鷹禽業發展有限公司”擔任總經理一職,現為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。
其實,侯建芳的創業經歷確實令人驚嘆。
侯建芳以200元養雞起家,以養豬發家而成功上市;他的公司經歷了1995年的瘟疫、2003年的非典、2004年~2005年的禽流感、2006年的高熱病,前進的腳步不但沒有受到限制,反而越發展越壯大越穩健。
他稱自己為“養豬的”,他創立的雛鷹模式已發展為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多方共贏的成熟模式,成為業界的標桿。
2010年,雛鷹農牧在A股上市,以每股股價35元的發行價登陸資本市場,上市3個月,股價最高炒到一股70元,市值逾90億元。
2013年,侯建芳以37.8億元的財富入選《2013福布斯400富豪榜》,排名第376位。
2015年,在A股大牛市行情的躁動中,雛鷹農牧在5月份行情結束前進行了新一輪定增,市值最高接近300億元。這也是迄今為止,雛鷹農牧最閃耀的時刻。
雛鷹農牧在資本市場的表現,也給侯建芳的財富帶來了光環。2016年,侯建芳以85億元的身價排名胡潤百富榜——河南富豪榜第四位。
然而,2017年,胡潤百富榜——河南富豪榜的數據顯示,侯建芳的個人財富急劇縮水17%,以70億元的財富位列河南富豪榜單第8位。
3點反思
截止目前,雛鷹農牧的總市值為28億元,而在2018年初,以均價4.4元為基準,雛鷹農牧市值還有138億元。一年之間,110億元市值消失不見。
從綜合信息來看,雛鷹農牧潰敗有2個重要原因:
1)信譽體系的破壞。因為雛鷹農牧是上市公司,信譽體系的崩塌是導致股東和股民喪失信心而離開的主要原因;
2)經營體系的失衡。雛鷹農牧的每一個產業布局都存在經營上的漏洞與問題,而這些問題的發酵導致集團與分公司、總部與合作伙伴的利益沖突,到最后分公司、合作伙伴飲恨不以。
另外,從雛鷹農牧的事件上,我覺得養殖企業和養豬戶至少有這3點反思:
一、錢的問題。
養殖行業是一個重資產行業,首要的就是資金來源,我們必須要處理好資金來源。資金是一把雙刃劍,讓資金成為我們的武器,而不是成為我們前行的制約。
同時,無論采用什么方式籌錢,必須要站在投資方思考問題。另外,遇到問題需要和投資方說清楚,得到投資方的支持。
二、布局的問題。
對于養殖行業的布局,其實有一個原則:從內到外,從橫向到縱向。怎么理解呢?就是先打造自身優勢的項目,解決內部存在的問題,之后再考慮跨界與融合。
縱覽新希望、溫氏集團的產業布局來看都是圍繞這個原則。比如:溫氏集團動物育種技術、牛奶產業、電商布局等。
三、合作伙伴的問題。
企業最大的紅利除了人才之外就是合作伙伴。養殖業的產業鏈條很長,上至育種、農戶、飼料等,下至加工廠、屠宰場、批發市場等,中間還有互聯網公司、金融公司等等。這些環節都決定這養殖企業的成功與否,只有處理好這些合作伙伴的關系,大家相互促進,才有更好的未來。反之,只有利用,勢必大家都會利益受損。
最后,危機重重,雛鷹農牧還能翻身嗎?
更多干貨、市場分析、重磅案例、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[農業行業觀察]公眾號:nyguancha
相關文章
文章:797 篇
瀏覽:15758 次
【智慧農業】全球各國大田農業機器人發展現狀..
【政策解讀】北京明確:建設“伏羲農場”!..
【農業模式】養殖賺錢的5種模式
科路馳農業生態智能方艙——科技重塑農業發展新..
【農業產業融合案例】地方平臺統建融資模式的3個..
黃啟才、黃巧龍:串珠成鏈,打造鄉村共富特色產..
【縣域經濟】黃奇帆丨城鄉融合發展的目標路徑..
深度剖析!縣域特色農業+三產融合路徑探索與實踐..
【農業模式】有機農業發展模式與趨勢分析..
【農村電商】了解什么是農村電商模式?都有哪些..
70%利潤歸農戶!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模式正在助..
【農資行業】2025 年有機肥市場爆發前夜:這三大..
【縣域經濟】探索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多元路徑..
“公益+市場”模式興起!公益搭臺鏈接供需 “鄉..
鄉村全面振興,23種鄉村產業模式
第5期鄉村振興管理師即將封班,線上學習線上考試..
建議收藏!一文講透“農村三產融合”..
【數字農業案例】 阿里巴巴首個數字農場項目分析..
亞鉀國際解讀:未來氮磷鉀三大肥國內外價格走勢..
隆回以“中藥材”為筆,繪就鄉村振興百億圖景..
AI賦能農業發展向“新”提“質”,中國移動助推..
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:不靠賣農資產品,靠會員..
【智慧農業】智慧農業創業:20+條創新商業模式推..
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..
【農業案例】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,農民看過后,選..
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,未來還將如何發展..
新年特刊!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,都非常有..
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——淘菜菜、京東農場..
如何打造更賺錢的“無人農場”?
【預制菜】重磅分析!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..